新闻中心

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江南体育

2024-12-01 16:21:5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如果您还在朋友圈里转下面这条视频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您可能已经被敲诈者当“枪”使了。

  

  这段视频近日在网上疯传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主要想告诉网友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

  视频中爆料人将阿一波牌紫菜撕碎泡在自来水中,泡软后拿出几块紫菜展开,用手在紫菜表面上划,并表示紫菜公司是用塑料袋制作紫菜,同时告诫网友今后吃紫菜“要注意”。

  

  真的是这样么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如果是真的江南体育客户端,以后还怎么和紫菜蛋花汤愉快地做朋友?

  

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

不用担心,官方出面辟谣了。

  辟谣

  北京市食药监局辟谣称,北京市场未发现网传视频所说的用塑料薄膜造假问题,蓄意使用废弃塑料制成紫菜的问题应该不存在。

  辟谣当然要有理有据。为此,市食药监局展开了一场大规模实验行动。

  采样

  为使样本更具随机性,覆盖范围更广,来自北京市多家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购小分队,各自从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商超、便利店、食杂店和农贸市场随机购买紫菜,共计购买来自25家生产企业涉及22个不同品牌的紫菜样品39个,再加上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自行采购的5个紫菜样品,以及部分食品安全信息员采购的4个和热心群众送来的1个紫菜样品,本次检验紫菜样品共计45个,另有3个塑料薄膜样品。其中还包括疯传视频中的“阿一波”这个品牌。

  

  实验

  在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技术人员在实验室里对紫菜和塑料薄膜进行鉴别。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吴燕涛博士向记者介绍,针对近期网络上热传的“用塑料袋制作紫菜”的视频,综合考虑紫菜和塑料袋的品质特性以及两者的差异性,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制定了紫菜鉴别方案,利用氨基酸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先进技术手段,对45个紫菜样品进行了真伪鉴别和具有一定特征成分的检测。

  

  

  结果

  从外观看江南体育官网,紫菜和塑料袋断面微观形貌具有明显差异:紫菜的断面结构复杂,两侧分别有两层薄膜,中间夹着排列整齐的一个个紫菜细胞,而塑料袋的断面结构致密,只有剪切时留下的撕裂痕迹,没有复杂的多级结构;

  

  从光谱图看,不同品牌紫菜样本红外光谱图相似度较高,在1643 cm-1和1539 cm-1附近具有蛋白特征吸收峰,而塑料袋在以上波段均无特征吸收。

  从成分看,紫菜中都检出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含量分布比较集中,并且富集了较高的有机砷、磷和钙元素,含量平均为35.8mg/kg、5989mg/kg和4124mg/kg;在塑料袋中未检出蛋白质和氨基酸,相应的有机砷、磷和钙元素含量分别为<1mg/kg、<0.05mg/kg和1038mg/kg。有机砷和磷可对紫菜中掺假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有效辨别江南体育下载

  根据检测结果,送检的45个紫菜样品均未发现网传视频所说的用塑料袋造假问题,蓄意使用废弃塑料制成紫菜的问题应该不存在。

  这些数据实在太专业,看得小编一脸懵,不过至少说明我们身边并没有塑料紫菜。

  可话说回来,为啥网上会有这样的视频疯转?难道?

  

  小编搜集了一些信息后发现,塑料紫菜视频背后并不简单,竟然有人打匿名电话向企业要钱!!!

  塑料紫菜视频涉及了好几家紫菜企业,这些企业的负责人都声称自己从未生产过“塑胶紫菜”,但最近都接到过匿名电话,对方称除非给钱,否则就继续传播“塑料紫菜”的视频。

  曾有人给阿一波公司打过威胁电话,并扬言要公司交给他们几万元钱才保证不把视频传播到网络上。这是一通匿名电话,来电号码还被用技术手段隐藏。

  而且,再翻看以往的报道,2011年起就有类似假消息,比较近的是去年,还有媒体进行过辟谣。

  小编有话说:

  食品安全大家都很关心,但是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你可能一直没有意识到,你对谣言的一次转发,很可能成为骗子们敲诈的工具,那怎么识别谣言呢?有个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消息大多是旧闻被找出来重新炒作,有时只要转发前搜一下,就能撕掉谣言的伪装啦。

网络谣言中的“假专家”现象如何识别?

  文字:北京晚报记者 杨滨

  编辑:叶晓彦

  图片:叶晓彦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介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近期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

  食品抽样检测合格率96.8%

  

  

  记者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农药兽药残留以及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等问题仍然让老百姓纠结。请问怎样才能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更加安全、放心呢?

  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既要有信心,也要看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说要有信心,一个是从市场抽检的结果来看,食品安全是有保证的。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的样品,合格率96.8%,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我们对1300余家大型生产经营企业抽样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9%和98.1%,近几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

  同时,我们要看到工作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现在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食品安全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风险,环境污染造成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风险,粮食收购储存运输中霉菌污染的风险,还有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风险。另外,制假、掺假、售假违法案件仍然时有发生。

  

  毕井泉

  无实体店不得销售外卖餐饮

  

  

  记者

  目前,餐桌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网友的关注,外卖食品安全事件也被屡屡曝光,请问毕局长在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关部门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这里我想专门就网络订餐的问题作一个回应。2016年食药总局发布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重点是:

  第一,只有取得许可证的实体餐饮店才能在网上接受订餐,没有实体店的不能在网上销售餐饮产品,餐饮企业必须保证在网上销售的餐饮产品与在实体店销售的餐饮产品质量是一致的。

  第二,要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的责任,第三方平台要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在平台上展示的餐饮企业的许可证是真实的,这样才能保证线下的经营者必须是实体店而不是黑作坊。二是要确保在送餐的过程中食物不被污染,因为送餐的物流公司是第三方平台选择和指定的,所以应该对这方面承担起监管责任。三是要确保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得到及时处理,因为消费者是在第三方平台订餐和交费的,第三方平台负责结算。所以平台的开办者要做到这三个确保。

  第三,要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督。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平台和线下餐饮企业的监督,及时查处违反上述规定的违法行为。我们欢迎广大消费者和媒体对网上订餐进行监督。

  

  毕井泉

  中成药必须用通用名 云南白药预计损失超百亿?

  

  

  记者

  最近总局进行了中成药通用名命名的技术守则的发布,正在征求意见。一些企业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云南白药公开说,如果大量中医药更名,会影响他们百年树立起的品牌和声誉,预计损失会超过百亿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药品名称是药品标准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有些中成药名称存在着夸大和暗示疗效、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比如有一个药名叫“消癌平”,那么你消的是什么癌症呢?如果吃了这个药都能够把肿瘤消掉了,那外科医生也不用做手术了,科学家也不用研究抗癌的药物了,回家吃消癌平能治得了癌症吗?还有些药名存在类似的问题。这种名称,你们说不改行吗?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辨别的能力,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够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介绍药品知识,特别是基层。

  2014年食药总局成立科技组,专门研究中药古代方剂命名的特点和规律,起草了中成药命名的技术指导原则,前几个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现在征求意见已经结束。我们听到了有些不同的意见,因为是公开表达的,有些意见也是有道理的。我们将会认真研究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规范中成药的命名,重点是整顿夸大疗效、暗示疗效以及用语低俗的命名,这样做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对于命名不规范的情形,我们将结合标准提高再注册等工作逐步规范,对确需修改的名称,也会给予一定的期限来逐步过渡。

  

  毕井泉

  紫菜塑料做?这种谣言就像脑筋急转弯

  

  

  记者

  近日网上盛传的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的,随后北京食药监部门进行了辟谣。如何在监管过程中让这些肆意的食品谣言歇歇脚?

  历史上曾经有过“纸馅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但是我要说的是,像“塑料蔬菜”这种谣言,我看这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你吃了第一口发现是塑料,还会吃第二口吗?

  举个例子,十多年前我曾经在北京一家外国著名超市里面买过包子,那个时候还是比较新兴的,卖成品。回家吃的时候,咬了第一口我发现里面可能有土,用东北话叫牙碜,又吃一口,我就把这东西扔了。说句老实话,我也没有想到,在我们这种跨国公司开的大型超市里面,卖的包子居然菜没洗净,说白了,就是根上带的土一起剁成馅包在包子里。

  你们说用塑料做紫菜这样的谣言却还能有市场,好像说是还有视频。第一,对这种造谣者,食品安全法里面是有明确规定的,要给予治安拘留的处罚,要严厉打击,这是造谣惑众。第二,我们食药总局的新闻司曾经组织媒体建立了一个辟谣联盟,记者朋友们发挥你们的作用,找专家及时分析,看看这种案例有没有可能。第三,也要提醒消费者增强判断意识,不要盲目传播这类谣言消息。

  当然,我们也鼓励受到谣言损害的利益相关者提出索赔。食品安全法规定,媒体造谣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所以我们希望媒体朋友们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最重要是要监督这些不实的传言,同时你们也要揭露这些制假售假的行为。新闻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一定要客观、公正,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使用“毒食品”“致癌”这样渲染性的字眼,平实一点好。因为,食品安全的报道既要考虑食品安全的本身,更要考虑这种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比如“毒疫苗”“假疫苗”,山东济南疫苗案是非法经营案,是经济犯罪。再比如说“假奶粉”“毒奶粉”,上海查处的乳粉案件是用了这个企业简易低价包装的奶粉罐装到该企业精装高价奶罐中赚取差价。再比如说“僵尸肉”如何蹦上餐桌的,什么叫“僵尸肉”?哪块肉不是尸体上的,哪个尸体不是僵的呢?我们哪位女士先生能够从活猪、活牛身上咬块肉吃呢?不能这么形容我们所要吃的食物。所以谣言大家要揭露,制假售假要揭露、批评,要严惩。但是有关的报道一定要客观、公正、平实,不要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起标题。说句难听一点的,不要哗众取宠,因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也要考虑你们在进行这些批评性报道的时候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毕井泉

  *综合北晚微健康、北京城事

  微信号:bwwjk-bjwb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jwbwx